董进、张志利、南冀萍、张继兰、牛清华、姚敢、毓珊
:白细胞介素-2、中晚期恶性肿瘤、临床疗效、rIL-重组人、给药途径、免疫功能、胃肠道反应
:R.5
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,如何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杀伤肿瘤细胞,一直是国内外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。笔者用重组白细胞介素-2(rIL-2)治疗3例了65例中晚期恶性肿瘤。结果,肿瘤总缓解率为3%,胸腹水总有效率为70%。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,生活质量提高,生存期延长,治疗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。现报道如下。
1资料
笔者观察年3月-年7月本院及部分外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共65例,男性46例,女性19例;最小的30岁,最大的72岁,平均54.38岁。其中肺癌13例,肝癌8例,恶性淋巴瘤2例,胃癌15例,大肠癌10例,乳腺癌1例,食管癌6例,胰腺癌3例,卵巢癌3例,十二指肠癌1例,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,共11种恶性肿瘤。
2方法
2.1治疗方案
2.1.1皮下注射rIL-万-50万U/次,每周3-5次,4-6周为一疗程。
2.1.2胸腹腔注射将胸腹腔积液抽出,注入rIL-万-万U/次,每周1-2次,4-6周为一疗程。
2.1.3合并化疗rIL-2与化疗同时或交替进行,化疗方案选用年中华医学会推进方案。
2.2病例观察指标
在用药前、中、后分别按照中华医学会要求项目做血常规、血小板计数、尿常规、肝肾功能、T细胞亚群测定、PPD皮试、生活质量评分(KPS)、病理学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。
2.3疗效判断标准
2.3.1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分为:完全缓解(CR)、部分缓解(PR)、好转(NR)、稳定(SD)、病变进展(PD)。总缓解率=CR+PR/总例数。
2.3.2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判定分为:显著、有效、无效。
2.4rIL-2不良反应分度标准按中华医学会推荐的WHO方案进行评定。
2.5生活质量评分(KPS)标准按中华医学会推荐的WHO方案进行评定。
3结果
3.1临床症状大多数临床症状改善,主要表现在饮食增加(43例)、疼痛减轻或消失(27例)、癌性发热缓解(6例)、原发性肝癌AFP转阴(2例)、肝功能改善(4例)。
3.2瘤体疗效CR1例、PR1例、NR3例、SD60例,其中胸腹水治疗观察共27例,显效12例、有效7例,有效率70%。
3.3存活期除恶化的2例于治疗后2个月内死亡外,其余存活期均超过3个月,其中61例均存活至今。
3.4KPS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(81.3%)。最高上升50分,最低下降10分,平均上升21.7。
3.5用药反应39例有轻度胃肠道反应,但多数是用药前就有胃肠道反应;有6例出现一过性发热,体温在38℃左右,多数不需处理,自行缓解,个别出现一过性皮疹、乏力,停药后消失或缓解。
3.6实验室检查67.2%患者白细胞增高,CD4+/CD8+均有不同程度升高。
3.7给药途径及用药量胸腹腔给药16例,合并化疗1例,皮下给药48例。皮下给药一般总量为万U/疗程(万-万U/疗程)。胸腹腔给药一般总剂量为万U/疗程(-万U/疗程)。
4讨论
Morgarn首次发现IL-2,IL-2系由激活T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。许多研究认为IL-2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在于:①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;②使淋巴细胞成为激活的杀伤细胞(LAK细胞),后者杀伤肿瘤细胞;③激活NK细胞;④在免疫应答中,使淋巴因子释放,淋巴细胞增殖。Palladino认为IL-2具有促使CD细胞分化成熟为杀伤性细胞的作用。
研究结果表明,rIL-2治疗恶性肿瘤有一定疗效,尤其对癌性胸腹水疗效最好,表明rIL-2对恶性肿瘤的疗效是肯定的,虽然总有效率较低(考虑受不同肿瘤性质,病人状态、给药途径及用药剂量等的影响)。用rIL-2治疗后病人免疫功能增强,CD4+/CD8+升高,白细胞有所上升,表明rIL-2具有提高机体抵抗恶性肿瘤的免疫功能及升高白细胞的作用。经用rIL-2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最先表现出来,变化最显著,本组患者大多数临床症状缓解,KPS提高。研究还表明rIL-2由于纯度的提高,其不良反应很低,尤其局部胸腹腔给药。
纵观近年来rIL-2在肿瘤治疗方面,取得不少的进展,但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给药途径、用药剂量、肿瘤性质、病人敏感程度、经济承受力及免疫学自身的发展,rIL-2免疫疗法还处于研究阶段,需继续深入地探索。
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白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