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针抗癌河南省肿瘤医院首例上市后CAR

时间:2025/4/23 11:46:12 来源:一本正经

近年来,CAR-T细胞疗法受到广泛重视。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,尤其是淋巴瘤中有着突破性进展。

医院在全省率先开展淋巴瘤的CAR-T治疗,应用该疗法治疗了数百位患者,取得了很好的疗效。

近期,医院血液科周可树医师团队完成了该院首例上市后CAR-T细胞治疗,并获得成功。

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?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女士的就医经历。

辗转就医身陷“无药可救”困境

年6月,51岁的王女士,体检发现腹腔肿块,医院按结核治疗,但肿块越来越大,甚至突出到腰部,引起越发严重的腰疼和腿疼。王女士的家人不放心,带她到北京进一步检查,经穿刺活检,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。

患者从医院,但治疗不见起色,病情越来越重,“能用的治疗方法都用过,已经‘无药可救’了。”王女士近乎绝望。

经过多方打听,年3月底,王女士找到了医院血液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周可树。

“当时她是坐着轮椅来的。腰部肉眼可见‘馒头’大的肿块,腰腿剧烈疼痛,每天必须多次用止疼药才能控制,睡觉只能侧卧。”回忆起第一次见到王女士的情形,周可树印象深刻。

周可树全面询问了患者的病史,并仔细查看了患者相关检查资料。“大部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,对治疗比较敏感。没有高危因素的患者,通常可以通过常规的免疫化疗获得治愈。但王女士具有多种预后不良因素,对于化疗以及一些新药治疗疗效都非常差,是一个高危的、原发难治的患者。如果继续采用化疗或者移植等传统治疗方法,王女士的未来只能是一条不归路。只有应用创新的治疗手段,才能为患者争取长期生存的机会。”

周可树依据国内外的指南推荐,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,建议王女士选择CD19CAR-T治疗。对王女士来说,这是最有效甚至有可能获得治愈的首选治疗方法。

巧用“活药”多方努力促新生

CAR-T细胞是一种神奇的“活的药物”,它的全称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。目前上市的CAR-T细胞药物,就是采集患者自身的正常T淋巴细胞,在体外进行基因改造,给T细胞装上一种嵌合抗原受体(CAR),该受体能够在特异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同时,激活T细胞并杀死肿瘤细胞。

周可树说,如果T细胞是一支“普通军队”,那么CAR-T细胞就是一支拥有“GPS导航”的“特种部队”,它们不仅能在患者体内扩增,还能够精准定位到“敌军”,即肿瘤细胞,并将其歼灭,实现对肿瘤的精准靶向治疗。

CAR-T治疗的先决条件是肿瘤细胞表面具有表达或高表达的特异性抗原,而这种抗原在其它正常细胞和组织上不表达(或者表达非常低)。CD19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的治疗靶点,它表达于几乎所有的B细胞肿瘤表面,而在正常细胞和组织不表达或者很少表达。CD-19CAR-T作为应用最广泛的CAR-T治疗,在我国已经有两款产品作为新药获批上市,用于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。

CAR-T细胞能在患者体内进行扩增,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,从而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。CAR-T治疗是淋巴瘤等血液肿瘤治疗的重大突破,也是未来最有希望治愈肿瘤的手段。

经过反复考虑,王女士一家接受了该治疗方案,并最终选择了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复星凯特公司的CD19CAR-T产品。由此,王女士成为医院首例接受上市后CAR-T治疗的患者。

此项治疗需要先从上海运送冷包至郑州,把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淋巴细胞送回上海进行CAR-T细胞制备。然后,再将制备好的CAR-T细胞运回郑州,回输到患者体内。整个治疗过程中,需要郑州与上海之间物流畅通。

但此时,上海疫情爆发,形势极为严峻。一边是急需救治的患者,一边是封控严格的上海,怎么办?

周可树和复星公司反复沟通后决定:在严格做好防疫的前提下,克服一切困难,救人!

4月7日,一辆带有特殊通行证的运输车,携带冷包从上海出发,克服重重困难,最终抵达郑州。

对冷包进行再次消杀,并顺利完成淋巴细胞采集

医院相关部门全力配合,开通绿色通道。经历一道道关卡、一层层把控、一次次叮嘱、一遍遍消杀,承载着患者生命希望的冷包终于送到了采集室,并顺利完成了淋巴细胞的采集。

与此同时,周可树团队全力控制王女士的病情,为她能够顺利接受CAR-T治疗争取时间、创造条件。

王女士肿瘤很大,状态很差,周可树巧妙地为王女士选择了小分子靶向药物BTK抑制剂作为桥接治疗。

BTK抑制剂安全高效,不仅有可能使患者肿瘤缩小,同时已有证据表明有可能增加下一步CAR-T治疗的疗效,减轻不良反应。

王女士在周可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,身体状况越来越好,一切都为CAR-T回输准备着。

CAR-T细胞顺利回输

4月30日,上海疫情依然严峻,经过与冷包运送时同样严格的运输流程后,为王女士“量身定制”的CAR-T细胞终于回输到了她的体内。

这种“活的药物”开始在患者体内扩增、识别并不断杀伤肿瘤细胞,同时,患者也将面临各种不良反应的风险,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。

周可树(右一)密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ogwm.com/jbzs/26350.html
网站首页 | 网站地图 | 合作伙伴 | 广告合作 | 服务条款 | 发布优势 | 隐私保护 | 版权申明 | 返回顶部